日期:2025-08-08 08:22:15
现在才明白,那句话绝对不是乱说的,一人成功,家人都跟着好,释永信一家也都享了福。
直到揭开释永信一家人的真面目,才发现,原来大家嘴里常说的“冰山一角”不过是他的一部分罢了。
说是“激起千层浪”一点不夸张,释永信要是没事还好,一旦出事,不少以前的把柄也都翻了出来,牵扯出好多往年的黑料。
7月31日,有香港媒体爆料,释永信作为宗教人士,却在境外公司担任商业岗位,这事儿说白了挺不正经的。
经过查实发现,释永信涉及的商业领域远比以为的要广泛得多。
光公司就多达15家,其中还涉及了多达700个商标的注册和使用。
竟然有一家公司直接用了“香港少林寺”这个名字,结果一查它的实际注册地址后发现,情况还是挺出乎意料的。
不过呢,那里就是一间简简单单的居民房,而且登记在那房产上的持有人,也不是释永信自己。
这块房子的登记人叫释延常,也是个僧人,可仔细一查才知道,他竟然拿着外国护照。
这位中国的僧人,居然持有美国护照,还能在香港买房,这里面的事情真让人捉摸不透。
至于真正的幕后操盘手,还有释延常去世后背后那股势力,虽说不用明说,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。
其实也不止这些,释永信光靠自己一人,很快就带动了整个家族的崛起。
说到释永信的家族,现在在他的老家,刘应保这个名字几乎变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。
说起刘应保,他可是释永信的大哥哩。据村里的人说,这位兄弟的慢慢走红,像是无声无息地发生的事,没啥太大动静。
据村里的老人说,刘应保和他老婆在很早以前曾到少林寺拜访过释永信。
自从回来之后,感觉就像变成了个暴发户似的,不知道咋地,一下子就腰包鼓了起来。
在那边还盖了不少有代表性的建筑物,算是留下了一些标志性建筑了。
有人说,那会儿刘应保夫妇去看望释永信回来后,还带了个鼓鼓囊囊的尼龙袋。
里面装的全是成捆成捆的现金,不过这事过去一段时间了,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永乐购物广场、永乐商务会馆这些当地的标志性建筑,都是后头刘应保投的钱盖起来的。
甚至在他投资的生意里,还开设了一个叫“少林”的武术学校。
刘应保一下子暴发户似的发财,连邻里乡亲都觉得怪怪的,茶余饭后,总免不了聊起这事。
除了刘应保之外,释永信的弟弟刘应彪也不得了,现如今或许该叫他释永胜了。
释永胜很早就留在了少林寺,大概五六岁左右那会儿,趁着机会去看望自己的哥哥。
也因此,他被少林寺的武僧吸引,主动决定留下来学习武艺,现在的身份也跟以前不一样了。
释永胜曾迷上书法,学习了二十年,这段时间里,他在少林寺的地位早已超出普通的小沙弥,后来还升任了少林寺书画院的副院长,光这点就只是他众多身份中的一个而已。
他还担任国际少林功夫研究会的会长,这点儿也跟他小时候在少林寺留下来的原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因为自己喜欢武术,练了好多年,能胜任这个职位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不过在他的一对身份里头,最关键的还得数另一个,他还做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的秘书长。
也就是说,他同时把控着少林寺大部分善款的流向。
这两兄弟在少林寺里,一个是表面的掌门人,另一个则在寺里掌握着不少实际权力。
难怪后来有人会调侃,说如今的少林寺更像是一个“家族生意”。
释永信自己也非常重视少林寺的商业运作,把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。
释永胜能当上基金会的秘书长,很可能是释永信在背后推动的,这也不过是他整个布局中的一部分。
照理讲,释永信对弟弟那可是挺照顾的,安排的东西都差不多,没有什么遗漏。
没想到自从释永信出了点事后,他那弟弟的表现让他挺失望的,出乎意料呀。
释永胜这会儿也不敢怠慢,赶紧跟释永信划清界限,甚至还在知乎上说自己身为释永信的弟弟,压力挺大。
到最后,连他的身影都找不到了,他自己也藏起来了,怕被牵扯进去。
谁料到的是,释永信的那些事曝出来后,虽然引来了满城的骂声,依然让人觉得挺意外的。
不过,在家乡,释永信的口碑还是挺不错的,村里的人都说,他小时候根本不像个调皮鬼,那会儿挺乖的。
他十几岁的时候,经常在田野里玩泥巴跑来跑去,甚至有人提到他偷鸡摸狗,可村里人倒是没啥印象。那时候附近很多人都种菜地,就算有孩子偷偷拿点啥,也都觉得没啥不好意思的,根本不算“偷”。
邻里之间相处得很好,面对那些调皮的孩子们,大伙都挺友好的,没啥排斥的感觉。
不过在他们心里,就算是去菜地“偷偷摘菜”这种事,也没看到他哪个时候跟别的孩子一样去干过。
可是等到释永信后来去少林寺之后,就很少再回家乡了。让他们印象最深的,还是在释永信父亲去世那阵儿,他回到乡下,那会儿,只有村里一些年纪大的老人还记得他。
在办完父亲的丧事,释永信准备离开时,还给村里这些老人每人塞了一千块钱。
虽然现在看起来不算很多,但在那个年代,特别是在农村,这确实算是一笔不少的钱了。
后来村民们都说,释永信一发达了,还是一直没忘记自己那老家。
还在2015年的时候,他特意为家乡做了一份贡献,自己出钱修了路,这份善心也让村民们记了很久。
这么一想,释永信也不能说完全是个丧失良心的家伙,至少心底还挂念着家人和故乡的情感。
可是那句“一步错,步步错”倒也算贴切,释永信在那繁华浮华的生活里渐渐迷失了自我,最终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大错。
村里人对他的感激是真心的,大家对他的骂声也是真实的。关于是非对错,释永信都经历过。
不过,这份微薄的善举始终无法抹去他那贪婪所犯下的错误。
想想看,释永信也不过是个被欲望蒙蔽、陷入泥淖的普通人罢了,那个高僧的称号,说都不要提了。
杠杆炒股官网,股票配资是怎么回事,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